“傅抱石作品平均单价过高,限制了大众参与,因此不如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具有市场带动作用。但是,傅抱石作品的市场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数量少是限制其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美术馆的一位负责人,正在对栾总说着自己的经验。

        “傅抱石是近现代书画艺术家中最安全的投资选择。拍场上傅抱石画作的仿品、赝品数量要少于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仿品……”

        “仿齐白石画作的赝品最多,相对而言,仿制难度较大的傅抱石、李可染作品的赝品略少……”不知是谁请来的拍卖师与评论家,正在向另外几位潜在的藏买家介绍着投资前景

        沈瑜跟着众人,站在一堂丈二匹四屏巨幛山水画前,有些无语的看着曾晴和那位栾总的女儿,抻着脖子看绘画的落款。因为,这件作品的落款,是用小楷书写在顶端。

        他丝毫不关心作品的落款是甚麽内容。他已经用虚拟地图验证过,作品都是伪作,所以意兴阑珊。这些作品离远了看,还能感觉有些气势,但不能细瞧。此时,他才明白,为什么于老师和徐老师二人避之不及。也许他们是闻到味儿了。事情的发展,让他有了快速离开的想法。

        在观看绘画的过程中,陆续有对绘画感兴趣的藏家到来。

        沈瑜生于听着栾总和几个人打招呼,见到时代拍卖的高总和叶总也来到这里。

        他默默数过,对这些画评头论足的人很多,真正可能出手购买的,大概也就6、7个人。

        这些潜在的藏家,每个人都带着助理,以及一帮鉴定师、投资顾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