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来的媒体,对于签约过程进行了全程的摄制报道。
嘉宾与观众们,开始在服务生的引导下,有序的进入画廊,参观已经布置好的作品展览。
被热闹吸引过来的观众并不了解,画廊中展示的这些作品,他们对部分画作的定价感到惊奇。很多作品的标价,达到了10万甚至几十万,让部分参观者都觉得,这个价格是不是有些虚高。
艺术学院过来参观的师生,更为了解这些作品所代表的意义。
沈瑜同班的几个同学,也在随着观众群,依次走到了二楼,看到了一张张画作。仅仅是很短的时间里,有几张没有标价的画作下面,被贴了议价标签儿。
有这种标签儿,代表着有人想要购买,可以在展览之后,进行价格上的协商。
此时,画廊二楼的休闲区,在众人的见证下,几个美术馆以及几位收藏家,正式与几位画家达成了收藏协议,有几位画家的作品进入了美术馆或私人的收藏系列。
这些操作,是几个大画廊的安排。收藏意向在仪式之前就已达成,只是为了给沈瑜的画廊抬一抬规格,所以,把仪式放在这里举行。给外人的感觉就是,作品能成交,是画廊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很多不明所以的艺术家或者青年艺术创作者,看向沈瑜的目光犹如看到了捷径,随着一张张收藏证书被颁发,这种热烈的目光愈发强烈。
几家大画廊的安排下,很多知名画家也和沈瑜的画廊签订了协作协议。这一系列的举措,增强了旁观者的信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