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显然出乎了张鞠的意料。她愣了片刻,才问到:“你的结论有依据吗?”

        沈瑜说:“我是个大学生,说出去的话,未必有人相信,我也没有资格开具证书。但是,我的判断是自然有我的根据。

        咱们首先说青铜觥。它仿造的是商周时期的造型,铸造十分精美。说它像明朝时期仿古的青铜器,主要是符合那个时期仿古摹古的审美风尚。因为是刻意仿古,所以在铸造的时候,也尽量模仿了商周时期制作青铜器的办法。

        但因为仿造的目的不同,所以那时候的工匠,在仿造的时候,没有刻板的去复制,所以,在器型大小上略有差距,这个能辨别出来。几家大的博物馆有类似藏品,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料来辨别。

        另外,这尊青铜觥铸造出来之后,没有入土,属于传世品,保存的非常好,锈蚀与氧化相对自然。”

        张鞠点头,继续问道:“另外那两件是怎么回事?”

        沈瑜说:“那件青铜鱼尊,模仿的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尊。从造型上看,喇叭口、长颈、鼓腹、高圈足,外沿撇,整个器型,非常端庄大方,属于觯形尊。

        这种造型,在传世的青铜器中,有非常接近的例子,一个是北方博物馆藏的丰尊,还有首都博物馆藏的宝尊。这两尊属于传世的青铜器,和这个鱼尊接近,只要仔细比对,是能看出锈蚀的差别。尽管这件鱼尊的制作非常接近于西周时期的工艺。但是,因为造假者没有实物参照,所以,仿品的重量与氧化反应,与真品终究有差别。”

        沈瑜缓了口气,继续说道:“再说那件青铜玺。它应该是中原之外的楚文化或蜀文化的东西。按照这个器皿的时间,当时的中原地区已经不再流行这种造型与纹饰,而在楚文化或蜀文化地区,还有这一类的造型装饰在使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