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回到店中,继续看砚台。
之前看好的歙砚,店老板坚持要两千元的价格。
沈瑜继续在砚台的摆台上寻找,并且很快找到了另一个目标。
这是一个外形粗糙的石砚台。看不出石头种类。整个砚台的造型圆滚滚的,与其说像个砚台或者石鼓,其实更像一个捣蒜的蒜臼子。
沈瑜伸出右手,叉开拇指中指,量了量砚台的直径,大约十五厘米。
砚台的顶部被剖出了一个平面,估计是长时间研磨,或者什么缘故,平面已经开始凹陷。
沈瑜明知故问:“老板,这也是砚台?”
老板笑着解释:“这还真是砚台。是不是看起来不像?也有人说就是奇石或者是养花用的花器。我是当块儿奇石买来的,后来不管怎么清洗,它都算不上好看,就摆到砚台区域里面。后来,我自己研究,可能是以前的读书人自己做的砚台。
过去的读书人里面,也有穷的买不起砚台的人,他们捡一块破瓦碎石就能当砚台用。
你要喜欢,买拿回去当个笔洗也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