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沈瑜的解释,有人点头,有人疑虑。

        有鉴定师开始寻找吴郁生落款的资料。

        杨老思索片刻,说道:“按照这把壶出现的地方,还有这两个字的落款。沈瑜说的这个可能非常大。这两个字像是吴郁生的字。”

        这时,王问说道:“我那里有吴郁生的书法,咱们可以拿来比对一下吗?”回家去取是来不及了,只能从随身的手机相片里,找出了一些资料。

        几个喜欢书法的专家,也找到了相应的资料。

        几种资料相互比对之后,终于确认,传炉壶上的两个字,是吴郁生的落款。

        杨老笑呵呵的说道:“文人喜欢饮茶,也就与紫砂壶结缘。不少知名的文人都曾请制壶名家,定制自己专属的壶具。既然可以肯定这上面的两个字是吴郁生的号。那这把壶,应该是吴郁生定制的壶。”

        众人听明白了杨老的意思。

        于老师说:“按照这个推测,这把壶,就是一件制壶高手与书法家合作的典范。”

        鉴定师傅中,除了杨老和于老师、陈老师之外,其他几人并不擅长紫砂器皿鉴定。闻听此言,也再次拿起壶仔细端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