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把壶放好,问道:“沈瑜同学,我看你买了不止一把壶,怎么就拿出来一把?”

        沈瑜说:“我水平有限,有些拿不准,怕贻笑大方。”

        王问一直没怎么说话,这时开口说道:“沈瑜同学过谦了,我看这壶很好,不是普通新壶能比的。”他看向于老师,问道:“于老哥,您看出什么来了?”

        于老师没急着回答,反而向沈瑜询问:“沈瑜同学,你能出手买壶,想必是看出了真伪,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沈瑜直截了当的说:“我判断这是老壶,看其楷书刻款,还有这壶的形制以及泥料,并不像是清代的作品,也不像是民国以后的作品。这把壶的壶形并不是太规整,从壶的内壁来看,像是断木为模的制作方法。我初步断定,这把壶像是明朝的紫砂壶。”

        于老师微微点头。

        明朝的?

        听到沈瑜的判断,很多人第一个反应是,这年轻人太夸张了,也过于自信了。

        何年摇了摇头,“明朝的紫砂壶传世并不多,这把算不上精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