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分辨内容,一边欣赏字体。拜帖作者的书法,有碑学的特点,由于字形不大,所以,也带有一点帖学的意味。

        拜帖内容中,有“纯斋大人启,眷生广厦顿首”的字样,

        他顾不得分辨作者是谁,把拜帖放好,继续挑选。

        沈瑜陆续挑出了几封书信。看了看地图,有价值的书信,都被挑了出来。

        他依据敬语与落款,通过回忆历史资料,把这些书信与原作者一一对应起来。

        然后,忍不住心中惊讶,抬头看了一眼摊主。

        这位貌不惊人的老者,不知道他是怎么收集到这些信件的。这些往来书信中,有日常问候,有谈论诗词的等等。几封少见的手札,就这么无序的混杂在一堆无用的信件中。如果不是自己有心寻找,或许其中一部分书信,就这么埋没下去了。

        沈瑜列数了一下,六封书信的作者有,溥伟、升允、吕海寰、周馥、劳乃宣、李经羲。

        六个的人往来书信,其中涉及到的人物更多。

        不是沈瑜大惊小怪。换一种写法,您可能会更理解他现在的心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