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贝在一旁捧哏:“果然是大开门的精品。恭喜陈伯父。”

        沈瑜愣了一会儿。他悄悄打开地图查看,没错,周边有红点有看点,但是,一对大碗根本没有显示,那么,就是这几位老师看走眼了?

        就在此时,另一位鉴定师仿佛是专门要与常贝作对,他说道:“陈先生,我们的意见有些不一致。我个人判断,这件瓷器是乾隆时期的,但是,究竟是不是官窑瓷器,还要再进一步研究。”

        自己的观点被反驳,常贝的神情有些难看。

        陈尚听出鉴定师话里有话,脸色一怔,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状态。他问到:“这位老师,不知道是哪里有问题。”

        鉴定师说道:“从釉色,描金纹饰,器型种种特征来看,都是乾隆时期官窑瓷器的特征。可是,这碗的分量,和官窑瓷器有所差距。

        虽然这连一对大碗的分量拿捏的很准,但还是稍微重了一些。

        原本这个这样的差异,是很难看出来的。不过,瓷器博物馆中有一只乾隆时期的真品。仅仅从这点来看,我觉个人觉得,有可能是民窑,或者老仿。

        于老师接着说道:“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个人意见。如果你想进一步鉴定,可以去首都找几位比我们更专业的老师,进行鉴定,或者用仪器检测。”

        于老师的两人给出了模糊的答案。但是,很多人听出了他们的意思,不是官窑,是民窑或者老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