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礼部侍郎,探听到襄王返京时间,京中士绅们不约而同地派出了人手,来远远看着她回来。

        去时尚是初夏,回来已经入冬。

        甲胄明亮的亲卫们行走间透出一股与京中禁军也相差不大的气势,马蹄声和脚步声阵阵,像踩住了所有旁观者的心脏,似有血气,威势深重。

        看着这支队伍,有人想到刚接到不久的东荆打退金帐汗国强袭消息,有人想到东荆传出来的产粮量,有人想到那个从零开始的白露商街与选官考试,心中皆是一片复杂。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襄王都是挟大胜之势返回,威风得不得了。东荆的变化,就是薛瑜的底气,襄王回来,京中怕是又要大变样了吧?

        派出来以“路过”之类的名义堂而皇之看情况的士绅家马车,在薛瑜到来前撤走,车内的管事或者贴身小厮们尚没有资格来迎接襄王的返回,他们只是忙着赶紧回去把看到的一切禀告主家。

        跑在前面的探子将这些人的动向报了回来,薛瑜没放在心上。她一路走得不快,要不是皇帝给了最后期限,她还能再在路上多逛逛,弥补一下之前远赴东荆时,路上加紧赶路的紧张。

        半年不见,礼部侍郎从襄王身上感受到的风度何止增加了一点,少年人如新拔节的修竹,即使被厚衣裳裹着,也不损其气度。一个碰面,就不由得暗赞一声,不愧是太常卿亲手教过礼仪的学生。

        “殿下可算是回来了”礼部侍郎上前施礼,脱口而出。

        接到人,最初还履行了迎接的职责,等被邀请上车一起进城,坐在温暖的马车里,在声音温和的聊天中,礼部侍郎不由自主地就打开了话匣子,一路只顾着向薛瑜介绍这半年来京中的变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