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乐山十分捧场,但薛瑜也知道听好话要适可而止,溜达完回了书房,继续拆崔家送来的贺礼。

        崔氏与她素不相识,除了国家层面,唯一的交集大概就是崔齐光,以前方锦湖那个骗人的把戏,自然是不能当真的,因此,薛瑜还挺好奇贺礼会是什么。

        太贵重的装饰之类的,大概得找机会还回去。见过楚国世家派出来的商队送礼的态度,薛瑜对崔家的礼物有些想法。珍珠宝器等等,左不过是崔齐光承诺过的回报。

        藤编箱笼只有一臂长宽,大多数时间都跟在薛瑜身边的魏卫河动手拆开,里面没有他担忧过的利器,也没有薛瑜好奇的贵重装饰。

        东西贵重是真贵重,但说不值钱,对一些人来说也的确不值钱。

        薛瑜一卷卷拿出里面的书,装帧不是逐渐往她熟悉的模样靠拢的翻页书,也不是古旧些的卷轴竹简,而是厚厚的、像浓缩小抄本一样的纸卷。墨迹很新,抄录的字迹密密麻麻,一卷卷纸塞满了藤箱,不知抄写者废了多少心力。

        她凭着记忆去相互印证,这里的书,和崔齐光在离开东荆前留下的那部分,无一本重合。里面许多都是不曾听闻名字、或许已经在战乱散佚中成为孤本的书籍。

        和崔齐光商量让他应下送来书本的时候,薛瑜的期待其实很低,之前送来的书箱都已经超出了她的猜测。眼下崔齐光已然回国,即便不履诺,只说之前已经完成,也没人能说什么。

        纸卷下方是一封信,崔齐光简单祝贺了她的生辰,或许是怕她不收这箱书,直接表示这不是他和崔家贺礼,而是他答应过薛瑜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