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齐光清楚荆州的人眼前有留在荆州、向西、向东进入信州关三个选择,这也正是他之前让人去放出消息的原因。荆州人是黎国国民,但他护不住。那么跟着需要大批人手建设东荆的襄王,大概是最好的选择。
过了大半个月,现在的荆州,除了实在眷恋故土的,大概都跟着第二卫回到东荆城了吧。
崔齐光:“齐国襄王亲卫返回,受了第二卫和工匠等人照拂,三万多人跟着回去些不足为奇。”
少年人出门一趟稳重了许多,但脸上飞快掩饰住的心虚还是避不过人眼,还没怎么问,就不打自招了。
崔国相站在池塘边,淡淡看着下面漫无目的追寻影子的游鱼,“你离开时,荆南三万余人,眼下,已过四万,以龙江堤向外,日日扩土垦荒。不足为奇?齐光,你不如襄王远矣。”
老人声音平缓毫无波动,乍一听完全找不到重点。崔齐光听到前面的数字,还在想怎么用人口外流这件事来说服祖父调整贪腐深重的信州关,荆州人数?应该还剩两万……什么?四万人?
崔齐光:“不可能!”怎么会不降反增!
崔齐光对荆州已经崩盘的治理体系深有了解,荆州被迫做过山匪的百姓对黎国的官员信任度降到了最低点,就算逃到信州关的官员们回来,也很难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恢复秩序。
百姓们信任过的第二卫撤走后,也没人来保护安全,让他们去相信已经跑过一次的信州关的许家军,一个月时间也远远不够,以他的了解,再怎么想回家,也不会拿命来开玩笑。
更何况,与之对比的可是他看到过人羡慕的东荆城。他没让人放消息的时候已经有羡慕和向往,只差行动,怎么会知道了优势后,反倒留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