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恢复没有出问题,这一步棋走稳,荆州作为军粮仓的地位基本就有了雏形。一场冬耕下来,光看去年鸣水县拿到的数据,只要复耕数量够多,就算只能拿到付出维护的一成,也能养得起目前留在荆北和荆南的力量。
对薛瑜来说,一直困扰着黎国西部防线的山匪和各处势力混乱,已经随着上下双管齐下被平定。有了第二卫和荆北的第三卫,背后又有几万东荆边关的驻军在,根本不需要再稳定荆州,荆州大半已落于她手。
严格来说,荆州还是黎国的,但粮食出产在信州关难出,黎国政令不达的情况下,又只能是齐国的。
薛瑜不争这个明面上的话语权是没必要,但潜移默化和引导之下,以后百姓愿意做哪国人,可就不一定了。
以前任由荆州做三不管地带,接手就是烫手山芋,主要是还要保护齐国,避免腹背受敌,进入被三方围攻的状态。如今这一仗总会打起来,南北的布置也成了型,不如向前推进,知己知彼,她和齐国来掌握这个节奏。
至于蔬菜地的事,倒不是东荆没有地方设试验田,也不是为了蔬菜本身。
盐、糖、油料,都是昂贵的资源,盐糖现在都有了归处,油料却还是依赖着胡麻和动物油,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民生问题,都需要更多的出产。石油还在翻古籍和借着各地勘探筑堤的路在找,食用油上,豆油现在的出产量低到惨不忍睹,她只记得油菜花是黄色的,可到底长什么样子,丢给下面的人去找,愣是筛选出了十几种黄花绿叶的蔬菜。
左右这时间种苜蓿也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种豆种麦等等粮食也都来不及,不如用菜地来占据拓荒出来的新地,快速复耕。
荆南的变化或许旁人不知,路过的客商等人也只觉得这平静是昙花一现,但绝瞒不过本就在同一州内的组织,自然引动了荆北。
伍戈倒是提前为荆北打算过,试图吞并北方,换来耕种的平稳发展时机,北部自称玄刀寨的一伙人数量比她们多,虽然看着两不相干,但不解决就会是心腹大患。但在回来见了一次薛瑜后,带着恍恍惚惚回去的时候,再也不提此事,只说北部都是抗狄义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