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瑜已经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虽然对士族们的过分热情有些无语,但该说的场面话还是要继续说完:“……阁中藏书,要感谢秘书省印刷监、齐国苏氏禾远、黎国崔氏齐光,三方提供书籍支持。日后也将广收藏书,愿天下想读书之人,皆有书读。惟愿此阁能为天下读书人,尽绵薄之力,”
京中运来补充东荆城书肆的后两批书籍里,有着薛瑜点名要的几本数理和律法材料,也有经过国子监大辩论重新修改后的一部分典籍新编,除了填充这间藏书阁书架外,也是库房里将要出售的部分。
薛瑜站在藏书阁台阶上,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并不打算明说,此“天下”,可不只是齐国天下。东荆这么好的地理优势,藏书阁就是各国入齐后被大口塞安利的第一个阵地。
在热闹的环境里,薛瑜的发言很短暂,周围人闻言,不免多想了三分。
秘书省印刷监的事,众人皆知,虽然对具体如何印刷不甚了了,但在国都印刷完毕的书籍,填满了各郡县书肆,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被砸到小富之家也能买得起的书籍价格,更是如今齐国国子监吸引外来学子的利器。
这样一来,专程感谢秘书省,可以理解。但后面的两个人,一个苏氏,一个崔氏,听上去八竿子也打不着,能与藏书阁有什么关系?
商街开业当日赶来,想在襄王面前刷存在感的金家主心中有了估量,派人去打听,“苏崔两家,是不是捐了家中藏书?”
至于拉着襄王询问,他可没这个胆子。
薛瑜只负责了开业剪彩演说,后面的事交给了其他人。在众人都关注着她的行动时,与专程赶来的薛猛一起,认认真真逛起了整条商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