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京城修路后众人模样的陈白能分辨出,下意识跺着地面的人是对水泥好奇的,背手绕着屋子转的,大概是看上了砖瓦的,也有人一路看着匾额,似是在盘算什么时候来集市扫货。

        从山上下来,走进集市,道路两旁有着挑高的柱子,看上去和鸣水工坊的灯柱有些相像。但顶端被玻璃罩封起,又是白天没有点灯,陈白也不能确定这些柱子是做什么用处。

        在街口竖着一方还没刻字的碑,上面贴着一张纸,画着整条街的布局。简陋的方形上面用圆圈圈着数字,从一到许多,下方细细写着每个数字对应的商铺名称,有许多数字空着,显然还不曾有商家选择。

        在街道两边还空着一部分,标明是“二期商街”、“三期商街”以及“住所”,远处还有“试验田”和“农科院”的标注。只是远处画了大概轮廓的试验田等等位置旁,还写了“无关人等请勿靠近,违者后果自负”的警告。

        布局图画得很大,在街口处画着小人,上书“当前所在位置”,让人能迅速将现实布局与图画对应。陈白顺着数字,看到了“客店”的位置,跳起来看,能看到街尾也有一块石碑,大概是与这块碑的用处一致。

        陈白在出发前往草原前,专门学了一点画地图的技巧,能看出这布局图也是一种另类的地图表达方式,但又和他学的不同。似乎在襄王这里,总能看到些新事物。

        往里走,街上的铺子大多都还关着门,只挂了匾额,整条街的匾额都是一个样式,只是字迹不同。区别于高端铺子时常起的让人看着云里雾里的“阁”“楼”等等用词,匾额上干脆利落地写着“X记金器”等等,旁边小字还会写明“承接金器、银器定制、重铸、回收等”。

        放眼望去,整条街刻了字的匾额,都是一个格式,不用细想,就知道这里也是襄王的规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pck.tv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