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被反复筛选留下来的新兵老兵们一起接受的培训中,讲述着礼义廉耻,教导着认字习武,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灌输着齐国军营的优越。其中,也包括他们从不允许军中皮肉生意的内容。
聪明人觉得潜台词是:既然别人可以,为什么你们不行?也自觉要好好向主上展示自己的勇武,至于花花肠子,寨中女眷那么多,找人说媒也比闹出事端好。
也有人羡慕起了齐国的军纪,虽然他们并不知晓,这样的规定建立在齐国各处边关存在大面积军屯、大多亲眷随军、每年还有探亲假的前提下。
有了新的认知,自然会有对比,好在这个队伍最初的榜样,就是印象里贫穷却从未欺辱过平民的齐国军队。自以为还是匪帮、山贼的队伍,被这个用来对标的榜样影响,虽然看着还只是一批人数多些、有规矩些的乌合之众,但已有了成军的雏形。
占据了最靠近边境线的这座寨子,一路向北冲锋的方锦湖一行也终于停下修整,有了正式的驻地。在大部分人迎来新生活,揣着或好或坏心思接受训练时,有人发觉方锦湖之下最受众人欢迎的讲义气的宝善僧人消失不见,打听了一圈,无人知道行踪,却没人敢去问方锦湖。
快马加鞭传回东荆的信件,带着草原来的新奇和忧虑,荆州北部的厮杀战乱,和荆州南部的采矿与水汽,几乎同时送到了薛瑜面前。
从京中带回来消息的黎熊已带着回信踏上返程,薛瑜确定没有太过明显的异常动向,也就放下心来,时不时去找薛猛聊聊在北部安插探子的事,顺便等待各处消息返回。
没想到回来是回来了,像是赶时间似的,派出去的三个方向,都有了回音。
薛瑜先拆了方锦湖的信筒,不出意外的话,南方发觉的山匪南下的问题,就是方锦湖搅动的风云。只是不知道,他单枪匹马,能做到哪一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pck.tv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