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对开疆拓土跃跃欲试,薛瑜没解释这东西就是创意难,有了玻璃做起来相当便宜,要不是怕在军中全部普及走漏消息让别的国家也掌握了秘密武器,不需要一个月就能产出让所有弓箭手和中低级将领都能用上的玻璃镜片。

        看着像小孩子拿到心爱玩具一样的几人,薛瑜想起之前在隆山军营为各个边关将领送望远镜时的经历,一时没忍住,上前为一人调整了他拿的方向,“拿反了,看这里,这里是计算瞄准的方向。”

        襄王时常拿出新东西的事情,是朝中人尽皆知的,被指点了一下,尚不觉得什么,但等第二次咔哒一下将瞄准镜扭得眼前一片黑暗后,拿着瞄准镜的兵部侍郎有些慌神,人已经往皇帝那里走了几步要跪下请罪,就被薛瑜拦下来,“没事,只是把盖子转了出来,扭回去就好了。”

        这下,在场众人心中都生出了一点猜测,兵部侍郎惊讶地看着视野重归明亮,望向薛瑜,“殿下怎么知道……?”

        不仅知道,还上手这么快,说她和瞄准镜没关系都没人信。

        薛瑜干咳一声,“此物是我在将作监时的拙作。”

        皇帝踱步过来,拿走了手中的瞄准镜,敲了她脑袋一下,“该谦虚的时候不谦虚,不该谦虚的时候瞎谦虚。襄王此前为改良弩费了些功夫,这次的新弩与瞄准镜都出自她手。先前神射还在受训,就没告诉你们,现在拿着有什么问题,问老三就是。此役已毕,论功行赏,一个都不会少。”

        有了皇帝的盖章,再看向薛瑜时,就不再是那个在兵事上弱于已经入军营的四皇子的襄王了,本以为她不懂军事,可能手握如此神兵,哪里会是不通军事?有了弩与镜,军中其他器械,是否也有办法继续改造?

        望向薛瑜的眼神,便都热切起来,兵部侍郎率先站出来道,“此役襄王殿下与四殿下所在神射,居功甚伟,护我国土,陛下英明!”

        不管为什么英明,反正夸就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