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殿下年少有为,不输陛下当年啊。”

        战报从最前方一路传向了薛瑜手中,她听着堂内对薛琅的夸奖,与纸面上“神射队伍以新弩与镜,擒获叛首,关城幸得伍氏女传信,以滚木礌石定计,未费一兵一卒,破万人攻势”的夸耀对上了号,心中微松。

        能被这样夸奖,薛琅的升职和伍九娘的入朝,应该都没什么问题了。

        驻守沧江关的陆老将军发回的战报,看上去半点不像是一个老者在刚刚结束紧张战斗后所写,并不吝惜对在战场上出力了的三方花费笔墨,连山民都被赞了一声“悍勇”。

        看上去花团锦簇、喜气洋洋,薛瑜却越读越感觉有些异样,耳畔赞誉声不绝,她捕捉着从脑海中浮现的那一瞬间异样,在皇帝点到她时,对上皇帝双眼,忽然明白过来。

        前日夜里,皇帝审问钟大时,是将一份“伪造”的圣旨拿出来了的。

        既然是钟大以假圣旨骗来伍家出兵,那么证据应该是在沧江关守城结束后,才从伍正手中拿出来的。能从沧江关送来假圣旨,就说明真正的战报早已到达。真正需要争分夺秒的消息早都到了,大张旗鼓送来的战报上花团锦簇夸耀多些,也不足为奇。

        仔细想想,钟家抓捕后叛逆的故事已经传播发酵了两天,将战报特意这时候送来,既是展示武力,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将伍家身上的脏污洗掉一部分丢给钟家,可谓是利益最大化。

        “老三,为何一言不发?”

        薛瑜躬身施礼,将战报交给负责回收的宦官,故作轻松道,“儿闻此喜讯,正想着该在四弟回京后送什么礼物,让他开心一下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