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瑜没好意思回信告诉他,他到了西南益州郡很可能成天和自己的各种事项打交道,棉花、种花等等,哪一个都得和当地民政官员打交道,就让这傻小子再高兴一段时间吧。
刚要去将作监检查返工的一批望远镜镜筒,薛瑜出了度支部就被工部截胡。
靠着家世与年末修路的政绩加分,新任工部尚书苏合扬眉吐气,如今只惦记着尽快开启下一条道路,望着薛瑜笑道,“殿下,京城道路费用计算已经做好了,您什么时候过来看看?”
薛瑜无奈摊手,“非我不愿看也,只是年底想从度支部拨银子,实在太难了些。苏尚书不如写个折子,我再劝劝,好明年开春就动工。”
两人边走边说,眼看要走过工部,苏合将薛瑜一拦,“殿下,还是看看再议的好。”
工部里众人调动不多,没争过苏合的工部左侍郎余庆听到人声,阴阳怪气道,“苏尚书,算是算出来了,没银子造,您想要修路,不如回家问问?几千一万两的,对苏家也就是九牛一毛啊。”
“国之大事,怎么好让世家出力。”薛瑜义正言辞。
被人用家世压了一头的余庆这才发现进来的不只是苏合,连忙迎上来,叹气道,“殿下,实在是没办法了,乔尚书那边松松口,或者,您要不再那个什么……”动用内帑做建设的话,他实在不好意思这样理直气壮地说出来。
苏合被薛瑜的义正言辞噎了一下,心说:不好让世家出力,也没见你们拨钱,占着机会不让人掺和,哪有这样的好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