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荀贞旁边的臧霸笑道:“明公,果如奉孝所料,士民箪食壶浆以相迎也。”
荀贞骑於马上,抚短髭而笑。
到弘农县城外十余里,相迎荀贞及其所部的士人、乡老跃入眼帘,牵羊、提酒,密密麻麻,何止百余之数!荀贞令部队不许进城,择地筑营,亲与这些士人、乡老见面。
是日晚,荀贞於营中设宴,和迎接他的弘农县的士人名宿、乡人三老欢饮达旦。
荀贞对他们甚是敬重,这些弘农的士人、三老对荀贞亦是极为赞颂。
却是说了,这是荀贞初次来到弘农县,弘农士民为何对他如此热情?不仅几乎“倾巢”相迎,而且赞语不绝?
原因有四:一者荀贞出自颖阴荀氏,其族虽不及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样的海内冠族,然亦是名族,对其族之清名,弘农县的士民是有所听闻的;并且荀贞的族父荀爽数十日中,屡次得迁,被董卓恭恭敬敬地拜为司空,弘农县的士民亦知。
其次,荀贞在徐州等地爱民敬士的种种政措,弘农县的士民虽然离徐州很远,但荀贞前往朝中上计、进贡的吏员,去长安必经弘农县,故而弘农县的士民也略有听闻,间接来说,弘农县的士民对荀贞不算是特别陌生。
再其次,张济等凉州将校在弘农干得着实太坏。张济、段煨、杨定三人,除了段煨在华阴县颇是劝农耕桑以外,张济、杨定都是唯掳掠而已,当地百姓早已怨声载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