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干说道:“我以为咱们应该坚守。我从临济出来,北上渡河,进入平原郡后,一路上见之,沿途百姓凋残,田地大多荒芜,如此形势之下,无需咱们坚壁清野,袁谭所部到后,他也断难在我平原郡本地取得粮秣之供给,他的粮食就只能靠从冀州运来,其部虽然不到五千,但是四五千步骑,为数也不算少了,人吃马嚼,每日的耗费甚多,只要你我能把平原县等几个重要的县城守住,他久战不利,势必就只能无功而返。子龙,此策岂不更加稳妥么?”

        赵云问田楷,说道:“田公何见?”

        田楷答道:“仆以为,秦公所言甚是。当前之计,坚守当为上策。”

        赵云笑了起来,说道:“二公所言,不能说是错,然以云愚见,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法也,未免保守;而且恕云直言,秦公之此策,看似是更加稳妥,而长远来讲,对平原郡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秦干问道:“子龙,卿此话何意?”

        赵云说道:“秦公,如果我能尽快地把郡内的盗贼悉数剿灭,使百姓免除贼患,从而可以安心地垦种田地。那么抓紧时间的话,还能再赶种一茬麦子,至不济,也能种些豌豆之类。只要有种,就有收获,这样,我郡中百姓今年就不至於还是颗粒无收。

        “而又只有百姓有了收成,百姓才首先不会做贼,其次不会流离失所,成为流民。长远来看,这对平原郡才是最为有利的。是以云之愚见,对袁谭之此次来犯,咱们绝不能仅是守城,而必须要主动出击,要迅速地把他打败才行。”

        听了赵云此话,秦干、田楷各自深思。

        想了一会儿,秦干说道:“子龙,卿此言有理,是我想的差了。但如果主动出击的话,却有两个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