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笑顾姚昇,开玩笑地说道:“叔潜,你的威风不小啊!”
姚昇不以为意,说道:“我好歹是彭城郡的长吏,就像我迎接明公一样,他们下拜迎我,不亦理所当然么?况且市长、市吏,乃是何等的肥差?彼等对我,较以别吏,自就会更加恭谨,却是唯恐一个惹得我生气,丢了此差。”
都知商人有钱,“市长”、“市吏”,正是直接管着商人买卖的官职,诚如姚昇所言,确是上好的肥差。
荀贞问道:“市中商贾,都是有市籍的吧?”
所谓士农工商,商人与编户齐民不同,他们自有他们的户籍,便是市籍。只有市籍的商人,才能在市中开设商铺,无有市籍的,则是禁止开设商铺,——这也是为了保护农业的生产。
不过,却亦有一些贵族、官员,或本地的大姓、豪强,眼馋商铺的利润,遂尽管没有市籍,而走通关系,也在市中置了商铺的现象。
荀贞此问,问的就是彭城县的“市”里,有没有这样的人。
姚昇答道:“少一个市籍的商铺,就少收一份市税。若在太平之时,我或许对‘非市籍而置商铺’者,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值此明公用武,最需粮财之际,我自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彭城郡内。是以,明公尽管放心,凡我彭城郡各县之市,市里的商铺,尽皆都是有市籍,断无非市籍而置商铺之人!”
荀贞颔首,说道:“我问是不是都是有市籍的,叔潜,亦非只是因为市税这块儿,是州府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还有另外一个缘故。”
姚昇笑道:“明公且先别说,容我来猜上一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