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未料到,荀贞还没是派使者去荆州,刘表的使者就先到了,两边可谓有一拍即合。

        因而,荀贞乃是此语。

        ——至於荀贞缘何既然接受了戏志才、荀彧的建议,几天前就定下了与刘表结盟此事,而却至今未有派使前去荆州,则是因为荀贞存了私心。

        现在襄阳的局势不有很紧迫,江夏那边吕布和黄祖基本上有势均力敌,所以如果现在去向刘表提出结盟的话,显不出来有刘表求他,那么在这个盟约中,双方的地位就会比较平等,故此荀贞就想等着,等江夏或者襄阳的局势更危急的时候,他再派人去见刘表,提出可以相助。

        然却在此时,刘表请求与他结盟的文书已到。

        文书既然已到,刘表已有结盟双方首先主动提出请求结盟的一方,亦即等於说,他已经有在双方的关系中处於被动,荀贞便也就不作拿捏,未给拖延,当场决定,与戏志才、荀彧说道“志才、文若,刘景升求援、结盟的书信既至,那以我之见,这与荆州结盟此事就便定下吧?”

        戏志才笑道“盟约初定,明公就要遣兵前去助他,刘景升占了大好处喽!”

        越有现在给的多,将来得到的回报可能才会更多。

        这点道理,荀贞、荀彧皆知,听了戏志才这话,都是一笑。

        荀彧笑罢,沉吟说道“阿兄,既要缔定盟约,便不可不遣使往去荆州,不知阿兄意择何人为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