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於二千石不得无故出境的规定,荀贞任职赵郡至今没有再见过皇甫嵩,可他之所以能在赵郡没有阻碍地干他想干的事儿,固有国相刘衡依赖他军事才能的一面,却也有皇甫嵩坐镇冀州为他依靠的原因。皇甫嵩一旦被调走,离开冀州,在赵郡他还能这么顺当么?

        刘衡可能不会给他使绊子,可郡中的豪强大户们也许就会蠢蠢欲动了。

        皇甫嵩如果离开冀州,朝廷大概不会再任冀州牧,应是会选一人拜为冀州刺史。刺史虽不及冀州牧权重,品秩也低,只有六百石,可却有监二千石之权,连国相都在其监督范围内,何况比二千石的中尉?万一赵国的豪强大户们走通门路,在新任的刺史那里给他下些眼药,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相比凉州的羌乱,荀贞更关心这点。

        他心道:“北地羌乱,皇甫将军很可能会离开冀州,为避免受豪强所害,我得两手准备了。赵郡诸家豪强里,杨氏最恨我,得找个机会收拾了他们,此一也;需及早击灭王当,此二也!”

        杨氏与荀贞几已成势不两立之局,以前有皇甫嵩在,不用担忧杨氏会通过州牧、刺史来施暗算,而今不然,皇甫嵩很可能会调走,几乎不用多想,只要皇甫嵩被调离冀州,来个新的刺史,杨氏肯定会去活动。谁也不知道新来的刺史会是谁,会有什么样的品性,以荀贞之所见,当今之世,清廉守法的刺史固然有,贪赃枉法的刺史更多,与其等杨氏勾结刺史陷害他,不如先下手灭了杨氏。

        只是,杨氏毕竟是邯郸大族,土生土长的土著,和西乡被灭的第三氏不同,根深叶茂,除之不易,如果不能除掉,那么就只有及早击灭王当,“以军功保身”了。何顒暗示他,只要军功足够,便可在朝中给他运作,纵一时难再获升迁,至少可保得在赵郡中尉的任上不受侵害。

        想起王当,跟着想起褚飞燕,荀贞心头一震,忽又想到一个可能。

        他心道:“我虽不知张牛角、褚飞燕之乱具体是在何时,但想来应为时不远,此前我就想过,有皇甫将军坐镇冀州,张牛角、褚飞燕岂敢叛乱?黑山军之乱极有可能是发生在皇甫将军调离冀州后。与上个月的北地羌乱联系在一起,事情就明朗了,这般看来,皇甫将军明年是肯定要被调走的了!而张牛角、褚飞燕之乱也十成十的就是发生在明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