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牧民,非我愿也。我之所以从司马征战,转斗千里,浴血奋杀,不是为了当个县令,而是为了讨贼击寇。莫说千石令,就是二千石的太守,只要不能击贼,於我便如浮云。”

        “那君是想?”

        “自是辞官不受。司马今被拜为赵国中尉,我闻冀州黄巾余部有不少遁入了赵国、常山、上党、太原诸地的山中,这里才是我想去的地方!”

        “君要辞官从荀君去赵国?”

        “然也。”

        辛瑷跟着荀贞从军不是为了当官,而是因为他喜欢沙场征战,所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千石之令对他来说却是无用之物,弃如敝屣。这份不把功名利禄当回事儿的气度胸怀,令李博瞠目结舌,使宣康越发地心折佩服。千石之令,辛瑷都不要,甘愿从荀贞去赵国,戏志才与荀贞的关系更加亲密,自然更不会接受六百石郡丞的任命,他也想跟着荀贞去赵国。

        此事传出来,汉兵军中诸营的将士无不惊诧。

        刘备感慨地说道:“辛、戏二君弃高官如腐肉,不愿受铜印黑绶,而甘以白身从我兄入赵,义也。唉,我知我兄长善能得人,却不意竟能得人心至此!”

        皇甫嵩闻之,亦为之诧叹,弃官不做,甘愿跟着荀贞去赵国,这是义举啊,辛瑷、戏志才两人虽出发点不同,然而却可并称义士,不能让义士泯没无名,且戏志才、辛瑷有斩杀张角之功,这样的大功不封赏也不行,因此他特地上书朝中,请求把戏志才、辛瑷改任到赵国境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