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啥意思?”我一脸懵逼:“嘿嘿,菡姐,我知道你们俩文化都高,可你们没必要在我面前卖弄吧!”
虽然我嘴上是这么说,可我还真是有些佩服苏雨菡,居然能把一段文言文背得那么流利。当然,这对于我来说我也是早就见怪不怪了,毕竟苏雨菡的文采我是早就见识过我,想想当初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她总是能把一个成语甚至一个简单的词语引申出一段典故说得特别详细清楚,令人一听就能明白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我都不知道你读书的时候都在干嘛!”叶紫很不屑地说道:“行,我给你简单翻译一下吧!孟子的这个典故说的是,有一个齐国人,有一妻一妾。他每天回家时都吃得饱饱,喝得醉醺醺。他的妻妾问他跟谁吃饭,他的回答始终都是与当地的名流、富豪之类的。可是,他的妻妾却从来没见过任何当地有名的人来探访过他。
于是有一天,他的妻妾决定偷偷跟踪他,看看他交的到底都是一些什么名流显贵。结果发现,原来这个齐人在外面就是一个乞丐,他每天都是向富贵人家讨剩菜残羹,去别人上坟的地方喝人家拜坟的酒。当天他的妻妾知道这样的真相之后,回到家中便羞得抱头痛哭。这个齐人不知道,回家还向往常一样对妻妾呼呼喝喝,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孟子是想告诉后人,很多人虽然在人面前作威作福,其实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像那个齐人一样,虽然艳福不浅,实际上在外面做的事情却只会令他的家人感到羞耻。”
听见叶紫这么一说之后,我突然沉默了。
也是这一刻,我才意识到,原来“齐人之福”这四个字,还蕴含着这么一个丢人的典故。
与此同时,我也隐隐地明白了,苏雨菡和叶紫刚才为什么会特别在“齐人之福”这四个字上长篇大论地对我大做文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