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要出门的时候,就听胡昭在他身后说:“我这后阁外,卧龙潭边,尚有一块空地。你如果想要在这里造房而居,不妨就安排在那里吧。明日,我将开堂解《论》,到时候会命题与诸生。若你能写出佳作,方可入我门墙;若写不出……曹朋,你便自行返回许都吧。”
“喏!”
曹朋应命,退出房舍。
面试应该算是通过了,接下来还会有一场笔试。
曹朋在门口搔了搔头,心中苦笑一声:拜个老师,还真麻烦。
说起来,胡昭的规矩好像很大。
可细想的话,这年月的名士,都有这个毛病。
当初在棘阳的时候,庞德公赠他《尚书》,却未曾开解。只说若曹朋读通了,方可拜入山门。
如何判断曹朋是否读通,还不是一样要考试?
毕竟,曹朋和卧龙潭书院的普通学生并不一样。胡昭开设书院,教授方圆三百里的学生读书识字,这叫做教化;而曹朋也好,司马懿也罢,其性质就是传道和授业,要求自然不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