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新格物致道 >
        柳致知说:“你们太不小心了,怎么让陈忠奋自杀,要是那个什么黄委员再自杀,你们怎么交待?”

        “柳先生,陈忠奋那么怕死,所犯也不是死罪,怎么会自杀?里面恐怕有隐情。”对方在电话中说到。

        “你意思是你们中有内奸,陈忠奋是被人灭口,那得当心,这次有不少官员,弄不好一身骚。”

        “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柳先生不觉得蹊跷?”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昨天你们走后,我可是去了徽省,为我老师去找盗贼了,政府抓不到,只好我亲自出手,你们还是好好查查有无内奸。”柳致知放下电话,陈忠奋自杀在他意料之中,昨天他就已经在对方潜意识中布下种子,特殊部门的人虽检查他有没有下毒,却不可能发现他在对方意识深处布下这样一颗种子,这也是政府忌惮修行者的地方,可以说,不动声色就致人于死地,一点痕迹也未没有。

        建国之后,就曾经有过这样案例,不过那一次杀的人远不是一人,引起特殊部门的警觉,才将那个修行者击毙,那人也是做得太显,而这次柳致知做得不动声色,但特殊部门毕竟经验丰富,虽没有证据,从陈忠奋的性格上分析,可以说绝不会自杀,何况,陈忠奋的父辈也是高官,并没有卷入其中,完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为他免除许多责任,一句话,不论从哪个方面,陈忠奋都不应该自杀。

        特殊部门给柳致知电话,也是一种变相敲打,对这件事,柳致知的所作所为,在他们不少人看来,做得有点过分了,柳致知直接来了一个倒打一耙,坚决不认账。

        对方虽不满,暂时也不会采取什么行动,除非柳致知又做出什么过分之事。

        柳致知静下心来,将这阶段自己所行反省一次,这次麻烦更多是柳致知惹出来,修行人和光混俗,柳致知却无意间将一些东西显露在外,自然引起别人觊觎,这虽然不是柳致知的错,但说明一点,柳致知对人情世态,还是看得不够透澈,自己所做,本为保护家人,结果反而引祸,正如《道德经》所说:众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