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山诧异看了柳致知一眼,他此时境界一听柳致知这句话,立刻明白柳致知到了一个关口,也明白刚才柳致知的表现,不由点点头:“有生命的东西都是有情物!”
阿梨境界未到,没有听懂两人之间对话,柳致知脑袋之中却是轰的一声,黎青山此话让他想起了佛教将世间之物分为有情与无情,简单说,生物就是有情,非生物就是无情,但远没有这么简单。
禅宗五祖弘忍送别六祖慧能时说过一谒:“有情来做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唯有情才会产生智慧,才能有修行有觉悟,就是行无情大道的人,实际上也是有情,不然何以求大道,求觉悟?真正的无情,就是和石头没有两样。
修行人有一关,许多想求道之人一直无法突破,这就是与情有关的淫.欲,情与欲往往不可分,淫.欲并不可耻,实际上是人类以及生命的本能,人来自此处,如无**,根本不存在人类繁衍,正因为来自此处,人要修行,却是与此相背,这也就是通常所说:顺成人,逆成仙的实质。
情与欲关系复杂,有人由欲生情,有人由情生欲,柳致知当日遇到阿梨,正是其感情受到挫折,阿梨的美丽温柔,使他心中**复苏,柳致知自己都没有觉察到,后来在交往中,渐渐由欲生情,柳致知随着国术修炼,特别是抱丹之后,对**控制已达到一般人无法想像,更能控制自己****,加上他自身的道德感与修行需要,**自然得到控制。
而情却不同,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如果柳致知对精神能了如指掌,控制自如,也不是目前这个境界,就是成就金丹也做不到,所以情之一字出现,对柳致知来说,实际上是情劫,有人说,干脆出家,斩断红尘,那根本没有用,不过是掩耳盗铃,就是出家,不少人依然淫梦不断,不如不出家。
就如《红楼梦》中贾瑞得到风月宝鉴一样。
真正的修行者并不是抛弃情,而是能驾驭一切,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一切不过是自己的资粮。
对待这种情况,佛道各家有不同做法,世界上无论哪一种修炼术,都必须先解决与之有关的性.欲问题,因为只有做到不漏精(经),才可以进入真正的定境,不然只能称为入静,而不是定境。
佛家的显宗,修不“漏”入禅定的方法是先斩“淫.心”。即通过修习不净观(白骨观)的方法,把人体想成是污秽、肮脏、脓血与粪便的集合体,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厌弃,不起淫.欲。淫.心一断,淫.根自然断除,可以不漏。但是“食、色”是人生大欲,人本由淫.欲而生,所以想真正断除淫.欲,实在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显宗到了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人能进入根本禅了,更不要说究竟圆满的灭尽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