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在图册上看到的火炮概图,现在切切实实的摆在他的眼前,这门来自东北,沈阳,命运多舛的全新中国造火炮,今天,即将在补充二团的营区里打响第一炮。
话说回来,这八门辽十四年式三七平射炮,刚刚完成交易,落到了张炜手里,共计八门炮,另外,还有五千发倒卖时随带的奉天造原厂三七炮弹和一千五百发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仿大正十一年式三七平射炮炮弹,累积六千五百发三七炮弹。
在交易之中,何坤充分发挥了他在黑市中锻炼出来的商业能力,硬是把六根金鱼一门的三七平射炮,砍到了五根一门,结余下来的八根金条,拿去买了炮弹,把这贩子手里所有的炮弹都给买了下来,总之,何坤这笔生意做得不赖,照原价,八门火炮要花费四十八根金条,加上炮弹钱,要花费六十根左右的金条,何坤这一砍价,相当于节省了十几根金条,也是一笔不小的节省,同时,此前拟定的约定照旧,卖炮的贩子,还要负责帮着找三七炮弹,这一点,仍然生效。
这何坤用了什么具体的手段和方法,亦或是和那贩子达成了什么公识和条件嘛,张炜就无从得知了,反正,炮到手了,钱还省了,这,就是好事儿。
这批炮运回营区后,张炜迫不及待的组织起了试射工作。
临时靶场上,张炜观测了一下远处的目标,二百五十米的距离,刚刚好,是一个适合平射炮发挥的距离,通过随炮附带的技术资料,张炜和众军官们,详细的了解了这门炮的具体战术性能,这炮的总重九十三公斤,配了一个三倍的光学瞄准镜,初速四百五十米每秒,火炮身管不长,只有二十八倍径,最大射程五千米,整体性能一般,但对于补充二团,很适合。
“团座,射击准备完毕!”
操弄了一会儿后,指挥射击的董二力,极为正式的跑来,向张炜报告。
“可以射击!”
“是!”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