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的德式蔡司望远镜,能够清楚的看到几百米外的战场情况。
目标地点,也是工兵排回来的必经之路,位于日军武田大队阵地右侧,公路右侧防守阵地的边缘处。
以教导大队和张炜的视角来看,是教导大队阵地左翼边缘,由于日军武田大队和二线阵地的国军守军呈现的是顶牛之势,所以对于武田大队来说,就是阵地右侧,和教导大队的视角正好相反。
日军阵地边缘,出现了相当多的日军士兵,在三五一组的巡逻,在附近的野地里进行着搜索,似乎在探查着什么,并且还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人正对着教导大队的方向警戒,另一部分对着后方警戒,以及游动侦察搜索。
原本这里的日军很少,但是在一中队步兵第三排救出两名工兵排报信士兵的战斗后,提高警惕的武田大队便在这里加强警戒,增加了守备兵力,现在看来,增加的数量还真不少,人数翻了好几番。
除了兵力的增加外,这些警戒的日军都构筑了简易工事,有日军往返于武田大队主阵地和这批警戒日军之间。
这些,郑轶群和张炜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大队长,鬼子好像有重机枪。”郑轶群所说的重机枪,张炜在望远镜中也能看个大概,虽然不能看到机枪,但是那两股在野地中聚集在一起,挖掘了简易阵地的日军,配备的武器十有八九是重机枪。
“你们三中队这回有一壶喝的了,步兵少说有一个小队,主阵地的日军还有可能随时支援,配备有重机枪警戒,哼哼。”张炜低声,用戏谑的语气和郑轶群说道,心里却没嘴上这么悠闲。
武田大队对于自身错漏的补救措施实行的很快也很高效,一中队步兵第三排的战斗才结束多长时间,日军在阵地边缘的警戒程度高了不只一个档次。
机动步兵,不断搜索,增派兵力,重机枪火力的布置,还有简易工事的构筑都做起来了,日军确实是他娘的不好对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