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无奈,胡昭只好去面见曹操,自陈胡某乃一介村野民夫,无军国之用,早已习惯于躬耕樵读的田园生涯,做官入仕,非我辈所为,断不从命,还望丞相见谅,让他息隐山林。
曹操见胡昭态度坚决,难以挽留,只得慨叹“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听任胡昭回归故里。
后来胡昭为了躲避各路群雄无休止的辟召,索性迁居到陆浑山中(今河南嵩县东北)。
胡昭在陆浑山开馆办学,教化四方,声名远播,很多世家子弟都前来求学。
司马懿也曾经慕名前去学习。胡昭慧眼识人,见司马懿聪慧通达,智计绝伦,胸有雄才大略,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竭尽全力,传道授业。
由于司马懿出身于名门望族,又聪慧绝伦,为人处世,当然恃才傲物。
因此,他与陆浑周生结怨。
当得知司马懿从胡昭学馆离开后,周生就纠集同伴二十多人,去刺杀司马懿。
胡昭闻知此事后,立即去追赶周生。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崤山渑池之间。截住了周生一行,经他斡旋,周生才放弃了寻仇的打算。
司马懿死里逃生,胡昭功不可没。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司马懿为计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