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庸是商朝时西南诸侯国庸国的国都,汉末时开始置郡,治所就在上庸城,位于现在的湖北竹山县西南。
据《尚书·牧誓》记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会同巴蜀八国,共同伐商纣网,战于牧野,周武王胜出,奠定了周朝八百年基业。
庸国作为周武王的盟友,当时国力不弱,位居八国之首。
周朝建立以后,庸国作为有功之诸侯国,得到了不菲的封赏,国力鼎盛。
到了春秋中期,庸国国力不衰,《春秋》有“唯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的记载。
公元前611年,庸国自恃国力强盛,趁楚国灾荒,起兵东进,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
不料适得其反,反而被楚庄王联合西部的巴国、秦国所灭,国土被楚、秦、巴三国瓜分。成语“庸人自扰”,因此而来。
马谡要到上庸去蛰伏,本来就是不想多事的意思。
他的要求也不高,只是想充当上庸的郡丞,掌管一郡之兵权,抵挡曹操的进攻,成就自己文武双全之名。
这是他已故父亲的遗愿,马谡自然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郡丞这个职位并不高,在攻取武陵之后,马谡就曾经临时就任武陵郡郡丞,早就已经达到这个级别,算不得提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