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儿子可不少,有数十个之多,但对这个唯一喜欢武功的儿子曹彰,非常喜爱,经常派自己的心腹爱将指点他的武艺,但也训诫道:
“汝不读书而好弓马,此匹夫之勇,何足贵乎?”
曹彰虽然好武,但不代表他脑子不够用,而且他的周围多少也有一些志趣相投的官二代子弟,他本人的文学造诣也不差,是典型的文武双全,对父亲的诘难,心中早有准备,慷慨激昂地回答道:
“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何能作博士耶?”
建安二十三年,曹彰二十四岁,他的武功已经大成,不但在年轻一辈中无人能敌,即便是许褚、徐晃等人,也对曹彰的武功赞不绝口。
刚好代郡乌桓造反,规模并不是很大,曹操觉得这是考验曹彰的好机会,就命令他领五万精兵前往征讨,临行之前叮嘱道:
“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
曹彰深以为然,领军到了代北,往往身先士卒,每战必胜。
很快就降服了乌丸部落,但曹彰通过了解,发现代郡边境不宁,并不只有乌丸一个部落,就领军直杀至桑干,整个北方皆平,然后才给曹操送上捷报,准备班师。
曹操刚好在阵前向刘备夸下海口,说儿子曹彰的武功比他的假子刘封更高,就让他领兵前来汉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