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毕竟也是才思敏捷,文字功底深厚,很快也领会了这八个字中暗藏的意思,嘴上夸赞杨修之才,说他多考虑了三十里路,心里却对杨修越来越忌惮。
他倒不是害怕杨修会夺权谋反,而是害怕他会挑拨离间,引起儿子们因为夺位而兄弟相残,不由生出了除掉杨修的心思。
因为他已经立曹丕为世子,自然要维持自己的决定,而杨修不但是曹植的首席谋士,还是袁氏的外甥,他有居心不良的理由。
本来,曹操对曹丕和曹植两人由谁来做太子,继承魏王一事,是颇为犹豫的,甚至还一度偏向于曹植。
曹植才华横溢,是当时有名的才子。
虽然曹丕的文采亦非常可观,但就文学才华来说,偏长于书札,于诗赋上的造诣,比之乃弟曹植,还是颇有差距的。
所以,本身就文采极好,集军事、政治等诸多才华于一身的曹操,开始在心里更倾向于曹植一点。
杨修作为曹操身边的亲信,深得曹操信任,必定是曹植和曹丕的争夺对象了。
杨修本人学富五车,本身也是一个才子,他还办事能力强,曹植做为一个名闻天下的才子,或许更对杨修的胃口。
而且曹植这个时候,正好是得到曹操宠爱的时候,加上又主动示好,杨修遂顺水推舟,加入到曹植阵营,参与了这次残酷的夺嫡之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