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本来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他掌握蜀郡的军政大权以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而出仕。
而与他有过矛盾的人,他正不知如何处理是好。
法正才华横溢,名声不错,又是名士法正之孙,刘焉和刘璋都给过他机会。
但因为法正本身在政略上的能力并不十分出色,有几个嫉妒他的人抓住他的一些错处进行诽谤和诬陷,虽然经过监察并没有发现什么真凭实据,但也爆出了他政绩平平的事实,因而升迁无望,让法正陷入怀才不遇的境况。
刚好诸葛亮主持的蜀科在蜀郡试行,他就利用里面严苛的法律条款,对这些人加以报复。
法正甚至断章取义,曲解蜀科的法律条文,擅杀原来毁伤自己的数人。
如此一来,弄得以前与法正不对付的官员,人人自危,很多人都寻找新的靠山。
也有的人愤而告发法正,这些人都不约而同的找到了主持蜀科修订的诸葛亮。希望他能够禀报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
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刘备宠信的肱股之臣,劳苦功高,向刘备告状,只能让主公为难,并影响两人的关系,因此不加过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