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正很久没有接到刘璋的公文,似乎已经把他忘记了。
& 但法正耐得住寂寞,虽然已经投靠了刘备,但在营中还是静心看书,并不主动参与刘备的议事。
& 法正出身名人之后,从小受到的教育与孟达不同,他注重个人品德,做事是有底线的。
& 虽然他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而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但他坚持自己不出面直接针对刘璋,不做卖主求荣之人。
& 这样一来,法正反而得到了刘备的特别信任。
& 在一些重大决策中,刘备虽然偶尔也征求法正的意见,但并不强求他替自己出谋划策,尤其是针对刘璋的行动。
& 刘备一听彭羕是法正举荐之人,不敢怠慢,亲自谒见,请问其故。
& 彭羕见了刘备,性子虽然稍有收敛,但还没有完全放下“高人逸士”的架子,并没有直接回答刘备的问询,反问刘备道:
& “冒昧动问一下,将军夺取刘璋的两个营寨以后,留有多少军马在那里镇守?”
& 这种军事机密,一般不会透露,刘备想了想,为了表示诚心以待,决定实言相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