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亦在掌中暗写了握拳。两个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观看,皆大笑。
原来周瑜掌中之字,乃一“火”字;而孔明掌中,亦一“火”字。
只是说出计策之名,还没有如何使计,周瑜就知道,诸葛亮并不是浪得虚名,才华不在自己之下,生出了知己的感觉,就对他说道
“既我两人所见相同,更无疑矣,幸勿漏泄。”
孔明回答道“这是两家公事,岂有漏泄之理。吾料曹操虽两番中我这条计,然必不为备。今都督尽行之可也。”
破敌之计已定,两人可以说平分秋色。利益大小的分配,与双方出动军队的数目,也有很大的关系。
于是,周瑜准备一鼓作气,敲定双方的出兵数目,他又向孔明问道
“曹操势大,虽然可以计破之,并不需于一味与他比拼军力,但防守和攻击的军队,却也不能太少,否则,就算能用计打败曹操,很难扩大战果,恐曹操损失不大,很快就能卷土重来!”
这次是硬指标,孔明没有推脱,很痛快地回答道
“我主刘皇叔托庇于刘表,屈居新野小城,能战之军不到两万,连续与曹操三场大战,折损过半,长坂坡一战以后,收拢的残军还不到一万,加上刘琦江夏的兵马,能拿得出来的军队,不过三万,还不能远离樊口,恐曹操突袭江夏!”
周瑜一听,诸葛亮这是说的是实话,江东六郡的水陆兵马,加起来也有二十余万,并不比刘表的荆州兵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