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籍闻言大惊,他一向与刘备友善,他刘表派到公子刘琦的人,但刘琦性格软弱,难以自保,不由有了投靠刘备的心思,旋即向刘备献计道
“若如此,皇叔不如以吊丧为名,前赴襄阳,诱刘琮出迎,就便擒下,诛其党类,则荆州属皇叔矣。”
孔明一直默不作声,是因为害怕刘备不采纳自己的计策,面子上不好看。现在有了机会,连忙在一边帮腔道“机伯之言是也。主公可从之。”
刘备也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但他两次推却了刘表,就是想表达不想从刘表手中夺取荆州,现在反而出手抢夺,似乎有些言行不一致。
再说了,自己得罪荆州几个大家族,最后荆州还要交给刘琦治理,心有不甘,只得垂泪道
“吾兄刘表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吾兄乎?”
孔明对刘备如此拘泥不化,也有些不耐烦了,不由反问道“如不行此事,今曹兵已至宛城,何以拒敌?”
刘备当然听出了诸葛亮话中的不满,但他还是从容回答道“不如走樊城以避之。”正商议间,探马飞报“曹兵已到博望了。”
一听曹操军来的如此之快,刘备虽然心慌,但毕竟也是久经战阵之人,一瞬间就拿定了主意,让伊籍速回江夏协助整顿军马,准备联合抗击曹操。
伊籍走后,刘备情知新野小城,挡不住曹操的大军,而到樊城暂避其锋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就与孔明商议拒敌之策。
孔明喜欢谋而后动,对目前的处境,早就有了数套预案,他对刘备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