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中小家族虽然没有表态,但也都是沉默不语,显然是默认了蔡瑁的决定。
刘表统治荆州数十年,提拔的官员无数,到头来没有一个人对蔡夫人假写的遗嘱质疑,甚至没有人提起大公子刘琦。
其实,刘表在笼络人心方面很有一手,平衡之道也玩得炉火纯青,笼络人才也舍得下本钱,但就是因为疑心病太重,本身不轻易信任别人。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他不信任别人,别人自然不会对他忠心耿耿于。
只有他的幕官李珪,提出了异议,因为他素知刘表想立大公刘琦为荆州之主,并已经定下由刘备以叔父身份辅佐的方案,但他人微言轻,没有人附和。
蔡瑁害怕李珪泄露事实真相,借机发作,斩了李珪,杀鸡儆猴,可谓一举两得。
刘琮虽然顺利当上了荆州牧,他自己也知道,并不足以服众,担心哥哥刘琦和叔父刘备上门问罪。
刘琮聚众商议,他毕竟年轻识浅,在傅巽、蒯越、王璨等人的引导下,加上蔡瑁一力促成,刘琮心中已经同意,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但父亲刘表尸骨未寒,他就这样把基业拱手送人,十四岁的刘琮也觉得不妥,不敢当场拍板,就以征求母亲意见为名,想来个缓兵之计,把事情放一放。
谁知道,蔡夫人早就在暗中投靠了曹操,这正是她要的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