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助力农业发展,水利工程的开展还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你或许从民政司的文员小姐口中听过吧?仅今年开始的人工河道工程,就解决了一千六百多名合同工的就业问题,有一千六百个家庭能在河道工程的前期获得稳定收入。”
“境内的水利工程展开来,许多原本浇灌困难而未被开发的土地也可以得到开发,仅是威斯特姆一地,就有几处靠近预定人工水利的地方、约二十万亩的地可以考虑在明年组织开荒……”
因纳得立的人口,远远没到饱和的程度。
几十家贵族和教会垄断了接近五成的耕地,指的是水资源充足、地势平整的可耕种土地;未开发的荒地,要比已开发的土地多得多。
而开荒这种事,也是根植于华夏人骨子里的传统热诚……宋时人们挂在嘴上的“苏常熟,天下足”谚语,到清时就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即使是在封建王朝时代,华夏人对于开垦的热情就已经十分充分。
国家队用服务时长换走的头盔,投入了不少农业方面的退休专家进来。
这些干了一辈子农业的老人们现实里有的坐在轮椅上度日,有的甚至已经得了老年智呆。
因病理原因大脑无法正常运作的老人们微脑电要比植物人活跃得多,自然可以顺利地被矩阵烙印投影到这边来;到了这边后不仅能恢复正常的思考、行动能力,还和中风瘫痪的老刘一样可以通过录视频的方式跟家人、亲友沟通。
能在“游戏”里重新恢复生命活力的老人,对“游戏”的痴迷程度跟重度玩家是差不多的,要不是每个地球日的“登录时长”被限定在12小时,这些老专家能成天呆在“游戏里”不下线。
因纳得立这个在本地人看来的穷乡僻壤不毛之地,对于一辈子都在与天地斗争的农业专家们来说,那真就是个鱼米之乡的幼年期;才刚进入“游戏”不到俩地球月,这帮老专家就已经跑遍了因纳得立全领,把未来十年内的开发计划都给做出来了——执政的赵蓁蓁要不按他们的意愿干,人家还会不高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