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民经济条件摆在这,老干妈都难卖,火锅底料必须更没销路,杨秋一早从超市进的那批临过期火锅底料,硬是一直丢在流放镇商会食堂冷库里没挪过窝。
拿出已经过期(……)的火锅底料样品,炒菜炖菜各来俩,帕克少爷又爽快地掏了钱——这种切成块丢进锅里就能用的便于携带的复合香料,对于出门在外的人而言实在太方便不过了!
帕克少爷暂时沉浸于剁手快~感中时,一名挑着担子的乡民混在菜贩人流中,缓缓进入热闹起来的马丁街市集。
这个乡民穿着本地农夫常穿的土织麻布套头衫和褐色棉麻料子长裤,戴着麦秆编的草帽,穿着绑草绳的木鞋,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与市集上的菜农菜贩没有任何区别。
找了个似乎是别人挑剩下的冷门地段放下担子,就地摆摊后不久,这个乡民忽然闪身进了巷子。
这人进入巷子的瞬间,又有另一个同样作乡民打扮的人从巷子里钻出来,装若无事地蹲在菜摊后面。
进入巷子的原来的“乡民”,全程没有回头,径直钻进巷子深处,在一座并不起眼的民宅前停下,左右看看无人,迅速推开虚掩的房门进入其中。
民宅内,已经潜入威斯特姆镇多日的数名探子似乎早就在等待此人,齐齐起身,恭敬地行礼:“团长”。
“乡民”抬手按了按,摘下草帽,随手挂在门后衣帽架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