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患者的清醒,都意味着一个家庭能得到挽救。
也正是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下,专家组不仅挡住了国内任何集体对“目标”的窥视,自己也采取了最保守的“不接触”策略。
原因很简单,以专家组目前可获得的对“目标”的情报、了解,哪怕是再不通人情世故的人都能发现:“目标”似乎是个相当随性(任性)、相当不拘一格(瞎鸡儿胡来)、心理年龄飘忽于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异常人士(有年轻人的好玩心态,但又十分沉得住气,比积年逃犯还能苟)。
最重要的是,目标在物欲方面的需求,即使是以普通人的标准来看也相当低。
三岁小孩都懂得假哭要挟父母索要好处,而“目标”,手握超出地球现有科技水平的“黑科技”,居然不采取任何谋利行为,甚至连“经营”的“游戏”都坚持非营利性。
如此种种综合考虑下,专家组得出统一分析意见是:
一:“目标”的行为,应当是围绕着某个不为人知的、限定“目标”本身所需求的“特定目的”而进行的。
二:这个“特定目的”,与专家组将头盔应用与医学领域的目的并不冲突。
三:这个“特定目的”于目标而言非常重要,重要到让目标无视一切外物诱惑。
这个结论,让专家组的所有人都很头痛,也让专家组对“目标”的心理刻画更加扑朔迷离——连专家组内相关方面的专家、华夏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殷正亮都不敢拍着胸脯鉴定这家伙到底是个老谋深算的奸猾之徒呢,还是个脑子空空什么都不想的小年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