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进背街巷,没走两分钟,就看不到衣着得体的绅士和长裙盖过脚踝的女士了。
狭窄曲折、如同迷宫般的巷子,低矮密集的住宅,石板铺就的地面低洼处总是积着发臭的废水,坐在自家房檐下闲聊的妇人们打了补丁的裙子只能勉强盖过膝盖。
再继续深入几分钟,路面没了石板,只有被雨水浸泡后又被反复踩踏出各种坑洼的泥地,红砖房变成了少数派,更多的住宅被木制棚屋取代。
所有的木棚屋屋顶、靠近河面的空地,都以木桩和绳子拉出长长的晾衣架,晾晒着长短不一的布匹。
织布业,是卡摩尔小镇非“上等人”镇民赖以为生的产业。
卡摩尔的气候与塔兰坦类似,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很大,正好适合棉花的生长。
为了更有效率地种植棉花,拥有土地的卡摩尔贵族们老早就结成同盟,采取各种手段夺走自由民的土地、又或是把自由民从农民变成棉农。
但规模化地种植棉花并不需要那么多农夫,至少在采摘期之外的时期贵族们没必要养着这帮特别能吃又特别能生的家伙,于是……这些曾经也跟贵族们一样信仰繁荣女神“勤劳致富”教义、千百年来勤恳耕耘土地的农夫们,摇身一变成了镇上居民,变成了一个个“自由织户”。
“——这个地方,也是没什么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