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除了两重结界,放那两个孩子进来了。一百多年后,灵犀洞第一次迎来了它的客人。

        那十一岁的孩子名为容知行,弟弟还没有名字。他们本是富裕人家,弟弟刚出生时,家中遭了难,父母被闯进来的山贼害了性命。容知行人小,抱着弟弟从狗洞逃了出去。他想找人求救,左邻右舍都自顾不暇,没人肯帮他。他去官府报案,官匪勾结,也没人愿意理他这个小孩。

        记得自己的叔伯在第一仙门修炼,便一路投奔到了这里。可到朝华宗后,那里的人告诉他,没有他叔伯这个人,世上冒充朝华宗弟子的人多不胜数,可能是叔伯哄骗了他们。

        容知行被朝华宗请了出去,身无分文又无处可去的他只能在附近徘徊,直到他看见许多朝华宗弟子往灵泉山去。他想着跟着去或许可以捡到什么好东西,也就来到了这里。

        林屿舟对容知行的故事并不感兴趣,但他明白若是表现出冷淡的态度会让这个不久前遭遇劫难异常敏感的孩子封闭内心。他粗略地听着,时不时地回应几句,心中想的却是孩子的吃食问题。他可以不吃不喝,这两个孩子可做不到。

        后来,是林屿舟用灵力做了小纸人,让小纸人去朝华宗本宗中偷吃的,又亲自开垦第二环的废地,种植蔬菜瓜果。一天天的,就这么活了下去。

        刚开始,只是因为怜悯才收留了两个孩子。后来是习惯了热热闹闹的生活,每日都有事情做的日子很有趣。他让容知行拜了师,给小婴儿取了容清的名,从此往后十八年,是他们三个生活在一起。

        再后来,也是他赶那两兄弟离开了灵泉山。起因是又一年朝华宗弟子来灵泉山采集灵草。

        容清从小待在山上,没有见识过山下的一切,当他指着对着一名弟子手中的纸风车问林屿舟那是什么时,林屿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不该为了消除自己的孤独,而让那两个孩子陪着他。

        他的徒弟该有更广阔的天空,他不能毁了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