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提-尼亚孜不在这,听留这挖矿的人说,他带着两个探矿最有经验的矿工找矿去了。

        资源枯竭,这会在廖凯峰眼前,一批新挖出来的青白玉料已经过初步筛选,品质都还可以,心里估了下,大概能卖50块左右一公斤。

        这是今年的第三批,第一批不到两百公斤,第二批也就三百挂零,算上这些都才一吨。

        这是两个多月的所有成果,还能开采三个多月,要是按照老矿区的产出计算,撑死了今年能开采三吨!

        就算都是这样过得去的品质,毛收入15万。

        承包费16万,貌似差不多,可去掉人工费和花掉的补给费,他和买提两个得亏到姥姥家!

        别以为矿工们不努力,这挖玉矿有规矩,背下山的矿石越重工资越高,保底工资并不多。

        说白了老板要是亏死,矿工们累死累活也就赚个温饱钱。

        如果发现好得玉矿,产量还大,拼死力气赚的奖金是挺可观的,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就算公家经营时期,这奖金制也是参考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