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剑轻薄,即使重心前移,挥舞起来也并不费力。

        而现代的仿汉剑在鼓吹砍铁的倾向下,老将剑当斧头用,普遍往厚重上做,前头太重,导致不得不加长手柄来应付重心问题。

        前头加厚、后头加长,一加两加的后果是仿制汉剑重量大增,现代人只能用双手使唤。

        仿制汉剑一味鼓吹能砍铁如泥、追求厚重,看似为了提高性能,实则是那些个制造仿制汉剑大大商家对汉剑的根本性认知错误,图方便省事。

        刺死砍伤,真正的汉剑剑锋狭长,这是为了提高了穿刺力,不少汉剑的剑身宽度才3.1公分,比张楠手中这柄还要窄一截!

        汉剑尖锐的剑锋也很好的减轻了剑身前部重量,便于进一步调整重心。

        至于张楠这柄汉剑的剑身宽度都能算比较宽的,大概锻造时考虑是给臂力较大的人使用。

        也可能一开始就是按照玉具礼剑的要求锻造,尽量在保持实用性的前提下做得外观威严:它是八面体剑身,不仅比四面体剑身牢固,看上去还更加厚重、沉稳,压迫感!

        与充满杀气的真实汉剑剑条相比,大量的仿汉剑剑身呆板、笨拙,犹如铁尺。

        做得轻薄,那是要高超的锻造技术做保障的,而现代仿汉剑除了极少量的精品外,大部分都在技术上偷工减料,张楠上辈子那会,甚至有不少仿汉剑用的是机械成形的2.5比1的量产剑条,致使成品剑条过于沉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