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刀茎,这长度能有近一米一,弧度非常轻微的厚弧背中等宽度弧刃,刀刃向内弯,形制同1300年后的蒙古刀刚好相反,更像后来奥斯曼人亚特坎刀的加长版,式样貌似还参考了汉朝的环首刀。

        刀鞘可能是皮革加木头的,有机质早就烂得没影了,锈蚀了一层的刀茎前后的铜质形制很小的刀锷和绳纹小铜环首还在。

        抽刀出鞘那就别想了,拍照后起出,拿在手里感觉对自己而言这重量貌似略微重了点。

        这是经过了2000年锈蚀后的重量,这刀要是还完好如初的话,对张楠这样臂力的人就偏重了。

        造型还在,就是乍看成烂铁条。

        张楠骨子里就是个土夫子,可没爱护外国文物的习惯,更别说就是根烂铁棒子。

        换左手拿铁条,右手拿个小铁铲就往刀条子铁棒上敲。

        “叮、叮”两下,张楠眼睛一亮,对着墓坑上头喊了声:“递柄军用刺刀下来!”

        在地下埋了2000年左右,这边的土质对铁器的腐蚀程度貌似比华夏江南地区的酸性土壤小得多,这一敲居然敲出金石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