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保质期,只是少部分弹药生产国本身有时候会采用的年限而已,外边可没人讲究这个。

        当然,同一国家生产的货色,这子弹还是越新越好;在国际市场上,不管是哪个国家生产的43弹,常规情况下80年代后期的生产批次怎么着也会比70年代初期的批次贵。

        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华夏产的货色,因为市面上这会你就见不到最近几年的批次,而20年前的批次质量绝对可靠,所以70年代初期生产的子弹都能卖出不错的价钱。

        雇佣兵的圈子里更加,不少人宁可花十倍的价格购买七十年代苏联、华夏、南斯拉夫或者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子弹,也不要埃及或者巴基斯坦80年代生产的货色。

        这可不是赤裸裸的歧视,质量在那白着,雇佣兵们没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瓦西里这会提出的要求一点不苛刻,一帮人这就找。

        库房里基本上都是七十年代生产的批号,上头的阿拉伯数字谁都看得懂:巴卢库中校等人就是这么看的,也以为瓦西里同列昂尼德也是同样的判断方式。

        他们不知道,这两位“军火商”都看得懂中文。

        一顿好找,终于找出箱65年11月出厂的货色,还有一箱是69年5月的批号。

        这就开箱。

        65年的木制弹药箱,保存相当完好,弹药箱外面有明确的规格说明:7.62x39步枪子弹,一箱1440发,重量29公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