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各地情况不同,当初发展的五小工业情况也不同,比如在张楠老家剡县,不产煤不产石油,这煤矿、炼油厂当然没建。

        但建设了急需的水泥厂、化肥厂、火力发电厂,还根据本身的区域生产特点,建设了棉纺厂、丝织厂等一批轻工业。

        只不过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十多年后就剩下个火力发电厂还红红火火之外,其它当初上马的五小工业不用搞什么环境治理淘汰,自身早就被市场所抛弃,连靠近城区的那些工厂地皮都基本上被卖掉开发成房地产项目了。

        现在对茨瓦人而言这样的五小工业是急需的:前几年缺电缺到冰箱没人要,地盘上不是有足够的煤炭资源嘛,就算再缺水,这火力发电需要的少部分水资源还是能够解决的,那就煤矿和发电厂一起上,这煤渣也别担心会污染环境,正好夹碎了铺路。

        棉纺厂就别想了,这附近几百公里压根不产棉花,内陆国家进口棉花搞纺织那是二货的想法,但服装厂还是要造一个的:不夸张,整个博茨瓦纳这会连个像样的服装厂都没有!

        其实不单单博茨瓦纳,在南部和西部非地区,整个国家找不出个像样服装厂的可不单单只有博茨瓦纳这一家。

        这里还算富裕,像在西非那边直到21世纪,不少国家还是拿不出个大点的服装厂!

        部落区北部还有大量生产化肥的原料出产,这化肥厂也弄了个。

        博茨瓦纳人是爱养牛,但农业还是有的,现在那家化肥厂是整个博茨瓦纳北部地区唯一的化肥厂,目前产品不仅仅供应博茨瓦纳国内,这都卖到邻国出口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