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号”上的货物,很多都是在爪哇附近的华夏、日ben、荷兰、西班牙移民和富商、殖民者订购的,有钱人不少,彻彻底底“傻大粗笨”的物件是不值得上船的。
这些茶瓶都能算茶瓶中的高档货,但张楠还是但越看越不顺眼:这些东西,看着碍眼!
对水手们吼了两声,“…赶快拿走,通知潜水员,要是下边这种茶瓶还有很多,就留在海底,不用捞上来了!
抓紧时间捞瓷器,陶器不用。”
是不用捞太多,酱褐色的陶器,有几件做做样子就行了,在欧洲都卖不出价,华夏国内更加,还不如把时间用在捞瓷器上。
清代陶器,不是唐三彩,除了考古价值,很多价值几乎等于零。
又在货船上待了半天,张楠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出水的德化窑瓷器,瓶瓶罐罐很少,盘碗居多,这大概是因为盘碗一类物件最不占空间的原因。
而且随着以“万”计数的瓷器出水,这瓷器虽然同属德化窑,但因为小窑口不同,这烧造质量也有很大不同,甚至连用的青料也不用。
订货商和买主人群的不同,这瓷器质量也是有很大差别,有些精品瓷单从工艺上而言,都快赶上景德镇道光官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